最新資訊

關于企業安全管理規章制度信息
2015-4-21 來源: 作者:正航儀器 閱讀:次
關于企業安全管理規章制度信息

電修車間規范了規章制度
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一、入廠教育
1、 新入廠人員(包括新工人、合同工、臨時工、外包工和培訓、實習、外單位調入本廠人員等),均須經過廠、車間(處、室)(工段)三級安全教育。
2、廠級教育(一級),由人力資源部組織,安全環保處負責,教育內容包括:黨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制度及安全生產重要意義,一般安全知識,本廠生產特點,重大事故案例,廠規廠紀以及入廠后的安全注意事項,工業衛生和職業病預防等知識,經考試合格后,能分配車間及單位。
3、車間級教育(二級),由車間主任負責,車間安全員具體教育。教育內容包括:車間生產特點、工藝及流程、主要設備的性能、安全技術規程和制度、事故教訓、防塵防毒設施的使用及安全注意事項等,并經考試合格,成績記入“安全作業證”后分配到班組。
4、班組級教育(三級),由班長負責,教育內容包括:崗位生產任務、特點、主要設備結構原理、操作注意事項、崗位責任制、崗位安全技術規程、事故案例及預防措施、安全裝置和工(器)具、個人防護用品、防護器具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等。
5、廠內調動(包括車間內調動)及脫崗半年以上的職工,必須對其再進行二級或三級安全教育,其后進行崗位培訓,考試合格,成績記入“安全作業證”內,方準上崗作業。
進入企業參觀、學習的人員,接待部門負責對其進行安全注意事項教育,并指派專人負責帶隊。參觀學習人數不宜過多。職能人員參加勞動亦應經過接受單位相應的安全教育。
二、 日常教育
1、各級領導和各部門要對職工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技術和遵章守紀教育,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堅持“五同時”定期研究職工安全教育中的有關問題。
2、應舉辦安全技術和工業衛生學習班,充分利用安全教育室,采用展覽、宣傳畫、安全專欄、報章雜志等多種形式,以及先進的電化教育手段,開展對職工的安全和工業衛生教育。
3、各單位應定期開展安全活動,班組安全活動每周一次(即安全活動日)。
4、在大修或重點項目檢修,以及重大危險性作業(含重點施工項目)時,安全環保處應督促指導各檢修(施工)單位進行檢修(施工)前的安全教育。
5、職工違章及重大事故責任者和工傷人員復工,應由所屬單位領導或安全環保處進行安全教育,并將內容記入“安全作業證”內。
三、 特殊工種教育
1、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的要求進行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取得特種作業證后,方可從事特種作業。
2、對特種作業人員,主管部門應按照《考核管理規定》的要求,定期組織專業工種人員學習安全技術知識、規程等知識,并定期復審特種作業證。
3、 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產品投產前要按新的安全操作規程,對崗位作業人員和有關人員進行專門教育,考試合格后,方能進行獨立作業。
4、 發生重大事故和惡性未遂事故后,企業主管部門要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現場教育,吸取事故的教訓,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
四、安全考核
1、 公司級干部的安全技術培訓和考核,由上級有關主管部門組織進行。
2、其他干部的安全技術考核,由人力資源部和安全環保處負責組織進行,考核內容包括:
3、國家有關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的方針、政策、法規、制度和標準。
4、企業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5、本企業的生產工藝和特點。
6、本企業所接觸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的理化性質,對人體的危害,預防措施和急救處理原則。
7、所管部門或業務范圍內要害崗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注意事項。
8、車間(單位)各類安全裝置的種類和作用,以及管理方法。
9、本企業勞動保護用品和器具,以及消防器材的正確使用方法。
下一篇:
溫濕度試驗箱制冷系統常用制冷劑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