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綜合樓建筑而積7200時,空調面積6532時,3-6層為客房。設訓一采用集中空調系統,設訓一冷負荷1200kW,熱負荷500kW;1、2層采用吊頂式空調處理機組,3-6層采用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根據工程所在地的氣候條件和環境位置,結合工程實際,考慮了以下5個比較方案:
a)水冷螺桿式冷水機組供冷,換熱器換熱供熱方案,主要設備包括水冷螺桿式冷水機組、換熱器、循環水泵、冷卻水循環泵、冷卻塔等;
b)直燃型澳化鏗空調機組供冷與供熱方案,主要設備包括直燃型澳化鏗空調機組、循環水泵、冷卻水循環泵、冷卻塔等;
c)蒸汽雙效澳化鏗冷水機組供冷,換熱器換熱供熱方案,主要設備包括蒸汽雙效澳化鏗冷水機組、換熱器、循環水泵、冷卻水循環泵、冷卻塔等;
d)地下水源熱泵機組供冷與供熱方案,主要設備包括水源熱泵機組、循環水泵、抽水機、井水泵等:e)空氣源熱泵機組供冷與供熱方案,主要設備包括空氣源熱泵機組、循環水泵等。各方案的指標屬性值和規格化值如表2所示。
分析矩陣可知,從經濟指標或技術指標考核,方案1較佳,其指標測度值分別為0.997和0.900:從人文環保指標考核,方案5較佳,其指標測度值為0.880。根據向量U的大小,5個可行方案的優先順序依次為:方案1(0.895);方案5 C0.866),方案2 C0.803),方案3(0.798),方案4(0.773)。方案2、方案3的總口標效果測度值相近,需用評價指標聚集度輔助決策,訓一算得:g2=0.883;g3=0.853,因而可認為方案2優于方案3。
綜上所述,最終優選排序為:方案1,方案5,方案2,方案3,方案40從5個方案的應用經驗看,方案1最常用,初投資少,運行費用也較少:方案2和方案3需要有充足的燃料或蒸汽:方案4投資和運行費用適中,理論上具有優越性,但工程經驗不足,并且需要充足的水源:方案5技術成熟,限制條件少,管理方便,是未來發展的主流,其在低溫條件下運行時肋片盤管表而易結霜的問題也不斷得到改善。可見,用優選方法得到的結果是切合實際的,它可以作為管理層的決策依據。http://www.xintianche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