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低溫試驗
低溫幾乎對所有基體材料帶來不利的影響,它會改變其材料組成的物理特性,導致工作性能短時或永久的損害,因此必要時應對電子和電氣元器件產品進行低溫試驗考核來驗證產品低溫條件下的儲存和工作的適應性,來評估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低溫對產品的影響:材料在低溫條件下會發生硬度、脆性的變化,當金屬和塑料脆性增大時易于產生裂紋;在對溫度瞬變的響應中,不同材料產生不同程度的收縮,以及零部件的膨脹率不同,引起活動部件的卡死或運動失靈;潤滑油的粘度增加,使得潤滑作用和流動性降低,運動部件之間的摩擦力增大,引起滯緩,甚至無法運動;電子器件(如電阻器、電容器等)性能的變化,影響產品的性能;變壓器和電機部件的性能變化;破裂、龜裂、脆裂和沖擊強度的變化和強度的降低;受約束的玻璃產生靜疲勞;橡膠等柔韌性材料的彈性降低變硬易于產生裂紋和斷裂;水的冷凝和凍結;材料燃燒率的變化。對于那些使用在溫度急劇變化環境下的產品,時常需要進行溫度沖擊試驗,即將產品交替置于一定條件下高溫和低溫環境中進行試驗,來確定產品適應周圍環境溫度變化的能力。
二、濕熱試驗
濕熱試驗是確定產品在高溫及高濕環境條件下的適應能力。因為絕緣材料在交變高溫、高濕或恒定高溫、高濕條件下,可能產生水汽的吸附、吸收和擴散,導致材料在吸濕后膨脹,使得材料物理性能和電性能的降低。濕熱試驗也可以檢查產品電氣性能及銹蝕性。我國是一個環境條件比較復雜的地區,除了高原壓低氣壓外,濕熱條件在熱帶全年都可能出現,在中緯度地區則季節性出現,因此產品經受壓力、濕度和相對濕度的綜合考核是有必要的。高濕度環境的變化可以導致產品出現凝露與濕度有關的現象,主要表現為:由于化學和電化學的作用導致金屬氧化/電化學腐蝕;有機和無機表面覆蓋層的化學或電化學破壞;表面水氣和外來附著物相互作用產生的腐蝕層;摩擦系數的改變導致的粘結或粘附的發生;因材料吸收水分的效應產生的材料膨脹;物理強度的降低;電氣絕緣的改變;導熱和隔熱特性的改變;復合材料的分層;塑性或彈性的改變;吸濕材料的性能降低;潤滑劑性能降低;由于材料吸濕和吸附水分,導致絕緣材料的電阻降低,產生漏電流,嚴重時會導致電氣短路的發生;光學表面的模糊;熱傳導特性的變化。
三、鹽霧試驗
腐蝕是材料或其性能在環境的作用下引起的破壞或變質,由于環境中有氧氣、濕度、溫度變化和污染物等腐蝕的成分和腐蝕因素的存在而導致。鹽霧試驗就是人工模擬鹽霧環境條件來考核產品電氣性能和金屬材料耐腐蝕性能的環境試驗,是衡量產品抵抗鹽霧大氣影響的能力。鹽霧將破壞金屬保護層,在電解作用導致的涂層氣泡,使其失去裝飾性和降低機械強度,一些電器和電氣元器件的線路技術創新·日用電器中斷特別是在振動環境中尤為重要;鹽液在絕緣體表面可導致絕緣材料表面電阻的降低,當絕緣體吸收鹽液后其體積電阻將有所降低。電化學反應導致的絕緣材料及金屬的腐蝕,以及鹽沉積物會導致設備的損壞,使得產品機械部分或運動部位之間增加了零件間摩擦力的增大,甚至導致物體間運動的卡死。
四、振動試驗
振動試驗主要是考核產品在制造、組裝、運輸和使用過程中所產生的振動對產品影響,一般在型式試驗、壽命試驗和對產品評價時進行,因此對于不同場所使用的產品因選擇不同的振動試驗條件進行考核,來驗證產品結構的完好性和可靠性。振動對產品產生的影響:首先對結構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零件的彎曲變形、裂紋的產生、緊固件連接松動使得元件結構松動、內部部件產生動態位移;零件問的相互碰撞產生的磨損使間隙和噪音的增大,導致相互間的運動不穩定,甚至失效;密封失效;在產品性能上引起觸點接觸不良、絕緣磨損導致短路、誤動作等現象的發生。
五、沖擊試驗
沖擊可能對產品的結構和功能完好產生不利影響,沖擊試驗是考核對產品結構和功能在裝卸、運輸和使用環境中承載沖擊的能力,來確定包括產品的易損性,包裝設計的滿足程度等要求,沖擊試驗一般在型式試驗、壽命試驗和對產品評價時進行,因此對于不同的產品因選擇不同的振動試驗條件進行考核,以保護產品結構和功能的完好性。零件間的摩擦力增加或減少,或相互干擾而引起的裝備失效;脆性材料(晶體、陶瓷、環氧樹脂、玻璃等)的破裂產生的失效。
上述解讀的試驗僅是電子和電氣元器件幾個共性的技術考核,對于不同的產品還有各自相應的要求,比如霉菌、防塵、密封、電磁兼容、過載能力、壽命等,這些項目的試驗和考核對產品在研制、生產和交付過程中的穩定性、可靠性、問題分析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http://www.xintiancheng.cn